小學作文指導:教師指導話題作文(1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6-20 11:09:46

……(2000年高考考生作文節選)
這種“另起爐灶式”病文的病癥和病因都擺在明處:不是按試題規定的命題或話題寫,而是把試題拋到一邊,自己“自由式作文”,在內容上和試題沒有關系。這種現象的產生多半由于考生事先“死背”下了一篇文章,而看到考題后已經感到“不合轍不押韻”,但又不愿或無力按試題寫出新作來,于是照搬原先背好的文章,造成“另起爐灶”;還有一個原因是考生對試題沒仔細看明白或看不明白,寫出的文章自然“驢唇不對馬嘴”。
三、 文意散漫
例如下面這篇考生作文:
答案是豐富多彩的
在一次報告會上,一位學者提出一個問題:四個圖形,找出一個與其他不同的。由于標準和角度的不同,答案也各不相同,這就能告訴我們生活中答案不一樣的事很多,要從多方面去考慮。
近期,報紙上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學生,由于學習負擔重,各方面的壓力很大等原因而自殺。其實,我們不能死鉆牛角尖,我們初中時學過《范進中舉》,范進好不容易成了舉人,可是由于高興過度,反而瘋了。作為社會,不要給學生太大的壓力,而我們學生也要把壓力變為動力,好好學習,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我們要做的事還很多。
中國有句俗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確,各行各業都有好的,在公共汽車上售票的李素麗,也可以成為勞模。他們干的是一般人不愿干的工作,但她卻在自己的崗位上認真的工作,終于成為受人尊重的勞動模范。
前些天,故意開槍傷人的派出所所長被判死刑,他就是不嚴格要求自己,手里拿著槍,以為可以隨意開槍。其實槍是人民給的,不是想開就開的,他敢胡作非為,終于被依法判刑,對這種人就應從重處理,決不手軟。
我們在高中時學習了許多學習和做題的方法,有時一道題可以多解,但我們往往學得很死,有時一看到題知道怎么做,但算了很久才能算出,有時還不一定對。但當老師講出很簡單的方法時,我們才明白,如果我們每次都試著換幾種思路,我們會做得更好。
世界是千變萬化的,疑問是層出不窮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我們的生活會更精彩。(選自2000年高考考生作文)
一般來說,話題提供的是寫作范圍,并沒有規定寫作的主旨。所以,在話題規定的范圍內,還要“煉意”,也就是提煉自己文章的中心思想。如果在這一環節下功夫不夠,沒有考慮好自己究竟要寫什么,要表達什么意思,就匆匆忙忙下筆,就有可能東拉西扯,多頭指向,文意散漫,不知所云。像前面的文章①②③自然段意思大致上還是往一塊兒攏的,但第④自然段突然與前三個自然段脫節了,讓人覺得是橫生枝杈。第⑤自然段表面看來好像和第①②③自然段一樣都在談學習上的問題,其實不是一碼事:前兩個自然段在談減輕學習負擔,第③自然段已經稍有偏離,談起了對前途認識的問題。到了第④自然段就野馬脫韁了。第⑤自然段表面看好像又回到前三個自然段的意思上來了,其實第⑤自然段談的是學習方法問題,顯然和前三個自然段談的不是一碼事。這樣,一篇文章七零八落,意思不往一塊兒輻輳,讓人讀了不知所云,這就是“東拉西扯”式病文的顯著特征。
附:話題作文訓練
閱讀下面的文章,按要求作文。
據說,判定瓷器的優劣可以用兩個瓷器輕輕相接,發出清脆聲音的就是好瓷。有這樣一個人,到瓷器店買碗,就用了這種方法;但他總也不滿意,甚至價格昂貴的工藝碗。原來,他用一只質地很差的碗作檢驗的標準,結果所有的碗都發出渾濁的聲音。
輕輕相撞的一只碗有問題,使合作者變了,從而一切都變了。生活也是這樣,你的參照物錯了,你眼中世界也變了味。
請以“標準”為話題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要求800字以上。
編輯推薦:小學作文寫作方法指導匯總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