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22-03-30 17:44:51 下載試卷 標簽:部編版語文 六年級語文 教案設計
賞析:這個比喻句中,本體是蕎麥花,喻體是白霎霎的一片雪。作者運用這個比喻句一方面形象地寫出了蕎麥花的顏色和形態,容易讓人產生聯想;另一方面生動地表現出了地里的莊稼長勢喜人,從側面說明了由于是“自己種的”,所以三黑格外用心,莊稼才長得好。
問題二預設:詩歌的第10—12節以蟈蟈兒為線索,把三黑小時候和現在的生活、心理進行了對比,從這個對比中我們能明顯感受到三黑現在的生活、心理和過去大不一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找出相關的句子,然后比較著閱讀,再鼓勵學生暢談自己從比較中發現了什么。學生發言示例:
三黑小時候喜歡蟈蟈兒,但是由于貧苦農家的孩子沒有地位,到地里抓蟈蟈兒后會被爹娘罵、被地主罵,心里很委屈。現在三黑依然喜歡蟈蟈兒,聽著自己地里的蟈蟈兒叫喚,他自己不僅心里歡喜極了,還招呼孩子到自己的地里去抓蟈蟈兒。從這個對比中我感受到三黑小時候那種困苦、受壓迫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那種冷漠無情的社會也不復存在了。現在農民的生活自由了,農民與農民之間相互關愛,他們的心情是相通的。
4.學生自學第四、五部分,升華情感。
過渡:三黑有了自己的土地,翻身做了主人,他的心情多么歡快啊!有了土地后的三黑又有啥打算呢?請同學們借鑒學習前面內容的方法自學最后兩部分。
(1)學生朗讀第13—14節詩,思考并解答下列問題。
①三黑有什么打算?(第13節詩講了三黑的第一個打算:跟人合伙,種好莊稼,收獲更多。第14節詩講了三黑的第二個打算:買毛驢、送公糧,馱著老伴看閨女、上東莊。)
②你從三黑的打算中感受到了什么?(從三黑的兩個打算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土地后的農民的生活更自由了;他們對生活的態度改變了,對勞作顯出了前所未有的積極性;他們因為生活改變了,思想也發生了變化,他們更愿意接受新鮮事物,更加積極地交公糧,也更加重視親情。)
③試著分析三黑有這樣的打算的原因。(三黑的這種打算是農村進行土地革命以后出現的新情況,是農民在實際生活中受到教育的緣故。)
(2)學生朗讀第15節詩,找出點明中心的詩句。(點明中心的詩句:翻身的人兒心里真甜。)
(3)結合課文內容,深入理解“翻身的人兒心里真甜”這句話。
明確:“甜”是這首詩的中心,詩歌從頭到尾都體現了這一點。詩歌第一部分總寫農民得到真正屬于自己的土地后異常喜悅的情景,所有農民的心里都是甜的;第二部分具體描寫了三黑的勞作比往常好,而且自己欣賞那個“好”,這也是甜的;第三部分運用對比的寫法展現了今昔大不同,今勝于昔,這當然也能讓人感覺到甜。第四部分寫三黑的兩個打算,前途光明,怎能不讓人感覺到甜呢?詩歌的末尾則明明白白地寫出了甜,不僅甜在三黑的心里,連地里的蟈蟈兒也因為甜叫得更歡了。
(4)教師總結,深化主題。
小結:土地對于農民來說就是希望。當得到真正屬于自己的那一片土地后,三黑做的是“細細打碎”每一塊土疙瘩,眼見的是自己種的蕎麥開出“白霎霎的像一片雪”的花,耳聽的是蟈蟈兒鳴叫,心想的是“打完場趕著送公糧”。這所見所聞、所做所想,無不閃耀著“翻身人兒”的喜悅、對土地的熱愛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
四、課堂回顧,交流收獲
1.教師總結本課時教學內容,點評學生的課堂表現。
小結:同學們,在這節課上,我們采用多種形式具體分析了課文內容,真切地感受到三黑獲得土地后的喜悅心情和他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同時也激發了我們對腳下的土地的熱愛之情。課堂學習中,同學們的表現都可圈可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學生分組交流學習收獲。
五、背誦積累,作業設計
1.摘抄自己喜歡的詩句,豐富積累。
2.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板書設計:
教學重點片段實錄:
◆體味寫法,感悟三黑對土地的深情
師: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基礎,長期受到奴役的廣大農民現在終于有了真正屬于自己的土地,他們此時心里是——
生:激動和興奮的。
師:從哪些詩句可以看出來?
生:從“農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個生命投入了土地”這句詩可以看出來。
生:從三黑欣賞自己的土地和他的打算中可以看出來。
生:從“翻身的人兒心里真甜”這個中心句可以看出來。
……
師:同學們找的這些句子都很正確。請同學們深情地朗讀這些詩句,邊讀邊體會三黑獲得土地后的歡喜心情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生自由朗讀。)
師:那作者是怎樣具體地把三黑心里的“甜”描繪出來的呢?哪位同學能結合本文的寫法具體地說一說?
生:這首詩采用第三人稱的寫法,作者以旁觀者的身份從多方面詳細而生動地展現了三黑得到土地后無比喜悅的心情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充分表達了以三黑為代表的廣大農民對土地的熱愛之情。
師:這位同學分析得很到位。我們知道,運用第三人稱即以第三者的身份來敘述,能比較直接、客觀地再現主要人物豐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反映現實也比較靈活自由,有利于作者全方位地來表現主題。請同學們深入體會這一寫法的妙處,并進行仿寫訓練。
賞析:在這個教學片段中,教師既引導學生結合文本內容感悟以三黑為代表的農民對土地的深情,又啟發學生結合詩歌的寫法具體體味。在教學時,教師既靈活地解讀了文本,又進行了拓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課堂教學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點擊查看更多: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奧數網提醒: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