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宋史·鄧肅傳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8-26 20:36:26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宋史·鄧肅傳
鄧肅,字志宏,南劍沙縣人。少警敏能文,美風儀,善談論。居父喪,哀毀逾禮。入太學,所與游皆天下名士。
欽宗嗣位,補承務郎,授鴻臚寺簿。金人犯闕,肅被命詣敵營,留五十日而還。張邦昌僭位,肅義不屈,奔赴南京,擢左正言。先是,朝廷賜金國帛一千萬,肅在其營,密覘,均與將士之數,大約不過八萬。至是為上言之,且言:“金人不足畏,但其信賞必罰,不假文字,故人各用命朝廷則不然,有同時立功而功又相等者,或已轉數官,或尚為布衣,輕重上下,只在吏手。賞既不明,誰肯自勸?欲望專立功賞一司,使凡立功者得以自陳。若功狀已明而賞不行,或功同賞有輕重先后者,并置之法。”上從之。朝臣受偽命者眾,肅請分三等定罪。上以肅在圍城中,知其姓名,令具奏。肅具言之,上以為然。
耿南仲得祠祿歸,其子延禧為郡守,肅劾:“南仲父子同惡,沮渡河之戰,遏勤王之兵,今日割三鎮,明日截兩河。及陛下欲進援京城,又為南仲父子所沮。誤國如此,乞正典刑。”南仲嘗薦肅于欽宗,肅言之不恤,上嘉其直,賜五品服。范訥留守東京,不戰而逃。肅言:“訥出師兩河,望風先遁,今語人曰:‘留守之說有四,戰、守、降、走而已。戰無卒,守無糧,不降則走。’且漢得人杰,乃守關中,奔軍之將,豈宜與此。”訥遂罷。內侍陳良弼肩輿至橫門外買入內女童肅連章論之時官吏多托故而去肅建議削其仕版而取其祿以給禁衛乞追付有司以正其罪。肅在諫垣,遇事感激,不三月凡抗二十疏,言皆切至,上多采納。
會李綱罷,肅奏曰:“綱學雖正而術疏,謀雖深而機淺,固不足以副圣意。惟陛下嘗顧臣曰:‘李綱真以身徇國者。’今日罷之,而責詞甚嚴,此臣所以有疑也。且兩河百姓無所適從,綱措置不一月間,民兵稍集,今綱既去,兩河之民將如何哉?偽楚之臣紛紛在朝,李綱先乞逐逆臣邦昌,然后叛黨稍能正罪,今綱既去,叛臣將如何哉?叛臣在朝,政事乖矣,兩河無兵,外夷驕矣。李綱于此,亦不可謂無一日之長。”執政怒,送肅吏部,罷歸居家。紹興二年,避寇福唐,以疾卒。
(節選自《宋史·鄧肅傳》)
10.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 內侍陳良弼/肩輿至橫門外/買入內女童/肅連章論之/時官吏多托故而去/肅建議削其仕版而取其祿/以給禁衛/乞追付有司以正其罪
B. 內侍陳良弼/肩輿至橫門外/買入內女童/肅連章論之時/官吏多托故而去/肅建議削其仕版/而取其祿以給禁衛/乞追付有司以正其罪
C. 內侍陳良弼肩輿至橫門外/買入內女童/肅連章論之/時官吏多托故而去/肅建議削其仕版/而取其祿以給禁衛/乞追付有司以正其罪
D. 內侍陳良弼肩輿至橫門外/買入內女童/肅連章論之時/官吏多托故而去/肅建議削其仕版而取其祿/以給禁衛/乞追付有司以正其罪
11.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擢”指遷官,即升職。與“擢”相同的還有升、拔、遷、徙等。
B. “祠祿制”是兩宋特有的職官制度,起初是專門提供給高官的一種福利政策,相關官員無職事但食俸祿。
C. 勤王,指君主制國家中君王有難,而臣下起兵救援。稱為“勤王”是因為夏商周時只天子稱王,其他是公侯伯子男等諸侯。
D. 仕版,舊指記載官吏名籍的簿冊,亦借指仕途或官場。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鄧肅才華出眾,在太學時結交的都是天下名士;鄧肅堅貞不屈,張邦昌建立偽政權時,他身在敵營,不肯同流合污,奔赴南京。
B. 鄧肅遇事冷靜,心思細致。被扣留金營的五十天,他借機了解敵情,認為金國賞罰分明。于是建議朝廷設立專門管理功賞的機構來規范賞罰制度,得到皇上許可。
C. 鄧肅憂國憂君。他指責范訥不戰而逃,彈劾耿南仲父子誤國;曾在三月之內上書二十多個奏章抗命,所進諫的都切中要害,皇上大多采納。
D. 鄧肅正直敢言。李綱被罷兔時,鄧肅含蓄地批評皇帝出爾反爾的行為,認為責罰過于嚴苛,而且免去其職務于時局不利,因此惹惱當政者,也被罷免官職。
13.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肅在其營,密覘,均與將士之數,大約不過八萬。
(2)南仲嘗薦肅于欽宗,肅言之不恤,上嘉其直,賜五品服。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