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宋史·崔與之傳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8-16 12:41:32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宋史·崔與之傳
崔與之,字正子,少卓犖有奇節,不遠數千里游太學。紹熙四年舉進士,廣之士由太學取科第自與之始。授潯州司法參軍。常平倉久弗葺,慮雨壞米,撤居廨瓦覆之。郡守欲移兌常平之積,堅不可,守敬服,更薦之。調淮西提刑司檢法官。民有窘于豪民逋負,毆死其子誣之者,其長欲流之。與之日:“小民計出倉猝,忍使一家轉徙乎?況故殺子孫,罪止徒。”尋特授廣西提點刑獄遍歷所部至浮海巡朱崖秋毫無撫州縣而停車裁決獎廉劾貪風采凜然朱崖地產苦橙,民或取葉以代茗,州郡征之,歲五百緡,瓊人以吉貝織為衣衾,工作皆婦人,役之直至塑年者,棄稚違老,民尤苦之。與之皆為榜免。其他利病,罷行甚眾。召為秘書少監,軍民遮道垂涕,與之力辭召命,競還。將度嶺,趣召不已,行次池口,聞金人至邊,乃造朝奏:“今邊聲可慮者非一,惟山東忠義區處要不容緩。”前后累疏數千言,每嘆養虎將自遺患。升秘書監兼太子侍講,權工部侍郎。未幾,成都帥董居誼以黷貨為叛卒所逐,總領楊九鼎遇害,蜀大擾。與之以選為煥章閣待制、知成都府、本路安撫使,至即帖然。先是,軍政不立,戎帥多不協和。與之戒以同心體國之大義,于是戎帥協和,而軍政始立。召為禮部尚書,不拜,便道還廣。蜀人思之,肖其像于成都仙游閣,以配張詠、趙擰,名三賢祠。理宗即住,累遷,皆力辭。乃訪以政事之孰當罷行,人才之孰當用舍?與之力疾奏。帝覽奏嘉嘆,趣召愈力,控辭至十有三疏。嘉熙三年,乃得致仕,以觀文殿大學士提舉洞霄宮。自領鄉郡,不受廩祿之入,凡奉余皆以均親黨。薨時年八十有二,遺戒不得作佛事。累封至南海郡公,謚清獻。
(選自《宋史·卷四百六·列傳一百六十五》,有刪減)
10.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 尋特授廣西提點刑獄/遍歷所部/至浮海巡朱崖/秋毫無擾州縣/而停車裁決/獎廉劾貪/風采凜然/
B. 尋特授廣西提點/刑獄遍歷所部/至浮海巡/朱崖秋毫無擾州縣/而停車裁決,獎廉劾貪/風采凜然/
C. 尋特授廣西提點刑獄/遍歷所部/至浮海巡/朱崖秋毫無擾州縣/而停車裁決/獎廉劾貪/風采凜然/
D. 尋特授廣西提點邢獄遍歷所部至浮海巡朱崖/秋毫無擾州縣/而停車裁決/獎廉劾貪/風采凜然/
11.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太學是中國古代的國立最高學府,太學之名始于西周,入太學學習可稱為“受業太學”“游太學”等。
B. 工部是中國封建時代中央官署名,六部之一,長官為工部尚書,與“吏、戶、禮、兵、刑”并稱六部。
C. 祠是為紀念偉人名士而修建的供臺,與廟相似,也常常把同族子孫祭祀祖先的處所叫“祠堂”。
D. 控辭即請求辭免,古人請辭的說法很多,如乞骸骨、致仕、掛冠、下車等,原因不一定就是年老退休。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崔與之勤奮學習才華出眾,更開創了廣東學子從太學取士的先河,在之后的任職中多次被委派到南方地區,造福當地百姓。
B. 崔與之司法公正,認為對倉促間失手將富豪打死的百姓應從輕發落,因為富豪拖欠百姓款項并誣陷百姓在先,事出有因情有可原。
C. 崔與之為政寬仁,在廣西提點刑獄期間廢除了許多不利百姓的政策,深得百姓愛戴,離任時,軍民夾道送行,不忍他離開。
D. 崔與之一輩子奔波勞累,在政務、軍事方面都有建樹,殫精竭慮,深得皇帝信任和重用,直到退休也沒真正閑下來。
13.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l)瓊人以吉貝織為衣衾,工作皆婦人,役之有至期年者,棄稚違老,民尤苦之。
(2)乃訪以政事之孰當罷行,人才之孰當用舍?與之力疾奏。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