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18-09-08 14:06:17 下載試卷 標簽:蘇教版語文 六年級上冊 教案設計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大自然的文字》語文教案
一、教材分析:
“文字”在文中不僅是指書面上的文字,它還暗含“大自然的文字”;同樣“很厚的書”不只指用紙印刷的書,它還暗指玄妙無比、變化無窮的大自然的這部大書、活書。這篇文章用親切、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很多自然現象,作者引領我們去認識、了解這些大自然獨特的“文字”。
本文采用總一分一總的結構形式。作者多處使用比喻的修辭方法,如把星、云、鳥、石頭等自然界的生物比作“大自然的文字”;把天空、大地比作一本有趣的大書;把“向左右伸出兩個尖頭”的云山比作“鐵匠鋪里的鐵砧”;把樹林中的花崗石塊披著青苔的樣子說成“披著毛皮一般”等等,這些形象生動的比喻既準確地介紹了自然界的現象,又增強了說明的文學性,從中也能看出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
二、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2.通過課文知道知識不僅存在于書本中,也存在于大自然中,懂得要善于觀察、了解、研究大自然。
3.從中學習知識,樹立探索自然奧秘的志向。
三、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知道大自然的文字無處不在,懂得要善于觀察、了解、研究大自然。
四、教學過程:
(一)由“文字”引出課題,導入課文
1.談話:師微笑著說:能說說老師臉上的表情是什么?那你能讀出我臉上蘊含的文字。真不簡單!
2.同學們,提到文字,我們首先會想到印在書本上的文字,寫在白紙上的文字。但今天,我們要講的文字既不是寫在白紙上和印在書本上的文字。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前蘇聯自然科學家、科普作家伊林的《大自然的文字》(板書:大自然的文字)
3.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大自然的文字無處不在,今天這堂課,我們一起走近大自然的文字,去讀一讀神奇的天書和有趣的地書。
(二)精讀課文。
齊讀第一段。
默讀課文2-3段,思考:
1、神奇的天書向我們介紹了哪幾種大自然的文字?(在文中圈出)
2、人們從這種大自然的文字中可以知道些什么?(用直線劃出)
學生交流。
星星寫成的天書很厚很厚。翻開天書的一頁,指名讀第2段。
3、出示圖片,認識小熊星座,讓生指出北極星。
4、由此可見,了解大自然的文字可以(生答)辨別方向。(板書)
是啊,天上的每一顆星就是一個字。可是天空這本大書上的文字還遠遠不止這些呢,再讀讀課文,你還知道了什么?
(三)學習課文第三段。
1.自讀課文的第三段。
2.讀后匯報
砧狀云,這個大自然的文字告訴我們什么知識?
所以認識大自然的文字可以(板書:觀察氣象)。
3.拓展思維,積累諺語
你們還知道與氣象有關的諺語嗎?
4.引讀。所以說:(師引讀)天上的每一顆星(生回答)是一個字,(師引讀)天上的每一片云(生答)也是一個字。這就是(指板書)我們神奇的天書啊!不僅有神奇的天書,還有有趣的地書呢。瞧,地下的每一粒小石子也是一個字。在地上有哪些文字呢?
(四)自學課文的第4—6段。
1.自學要求:默讀4—6段,介紹了哪幾種大自然的文字?
2.匯報。
(1)哪幾種文字?你從中讀懂了什么?
(2)想象一下,曾經的滄海會是什么樣,現在的城市呢?真是滄海桑田啊!
(3)可見,看起來普通的石灰石,在懂的它的人看來,可以反映出(地質的變化)
(4)齊讀第5段。
(5)同樣是石頭,這塊花崗石又是怎么來的?找出句子中的動詞。(搬爬帶走)
(6)冰塊是一下子把花崗石搬來的嗎?你從哪個字體會出來的?(爬)
(7)一個“爬”字,寫出速度之慢,可以看出(地質的變遷)板書
(8)這兩種文字,向我們介紹了大地的變和遷。讓我們齊讀4、5、6自然段。
3.同樣是介紹地上的石頭,作者的敘述重點卻不一樣。第五節,強調人們認識大自然的文字,可以了解地質變化中的“變”——海洋變陸地(城市);第六節,著重告訴我們地質變化中的“遷”——遠古時代,從寒冷的冰川變遷而來。
(五)拓展延伸:
同學們,課文學到這里,我想到了很多。我深深感受到《大自然的文字》中充滿了智慧,你們看(出示多媒體)這不是大自然的智慧嗎?
多媒體1:陽光照射下的火紅的楓樹林圖。
當很多樹葉變黃的時候,楓樹卻獨樹一幟,格外地鮮艷,多美哪!望著這楓樹林,我不禁想起了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停車坐愛楓晚林,霜葉紅于二月花。”
多媒體2:霧凇圖
吉林霧凇,瓊脂枝玉葉,這真是大自然的奇跡啊!看著它,我又想起了岑參的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其實,大自然不僅給了我們美好的一面,也在時刻提醒著我們什么。
多媒體3:塞特凱達斯大瀑布(斷流前的圖片)
師述:巴西的塞特凱達斯大瀑布,以前一瀉千里,看上去山清水秀,而如今卻是“形容枯槁,奄奄一息”巴西總統親自為它舉行葬禮。大自然用這種方式理智而智慧地提醒人們(多媒體出示)齊說:“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地球。”
多媒體4:出示琥珀圖片
介紹琥珀的形成,你知道這曾經發生的故事嗎?
學習課文的最后一段
1.要想了解更多的大自然的文字我們有哪些途徑呢?自讀第七段。
2. 師小結:走進自然走進書本善于請教
3.總結:同學們,我們走進自然,走進書本,善于請教,就可以認識大自然的文字,讀懂大自然這本很厚的書,感受自然的無窮奧妙。同學們,在你的心目中,《大自然的文字》又是什么呢?請你找找生活中的事例,再給大自然這本書添上幾頁精彩的文字。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