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科學:動物冬眠的啟示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6-01 14:53:53

動物冬眠的啟示
在朔風刺骨的寒冬中,自然界的花草樹木,大多不堪寒冷的侵襲,早已光技禿條沉睡了。此時,再也聽不見蟋蟀的鳴叫,看不到蜜蜂的舞姿,找不到蛇、蛙等動物的蹤跡了。
那么,蟋蟀、蜜蜂和蛇等動物都到哪里去了呢?原來,嚴冬給許多動物帶來了致命的威脅:寒冷和饑餓。這些動物為了適應寒冬的環境,維持自己的生命,便各自去尋找“安樂窩”,躲藏起來不再吃東西,一直昏睡到春天的來臨,這就是動物的“冬眠”。
讓我們深入地下,揭開動物冬眠世界的內幕吧:
瞧!蛇都躲在一二米深的洞穴里,它們有的單獨躺著,有的三五成群,甚至幾百條擠在一起冬眠哩。別看它們在春夏季節是那么活躍、兇狠,但一到冬天,連老鼠都可以任意擺布它們了。蛙在他淚的污泥底下,把自己埋在那濕土里,既不吃,也不呼吸,如同死了一般。其實,蛙在冬眠期間,是通過皮膚從泥土里吸收氧氣來進行呼吸的。睡鼠是冬眠動物中有名的“瞌睡蟲”,它一睡就是6個月。這時,它的呼吸變得非常微弱,身體變得僵硬,可以把它當球那樣滾來滾去。蟋蟀和蜜蜂躲進自己建造的巢穴內或樹洞中,泥鰍潛到水底的淤泥里,蝙蝠藏在山洞或巖石的裂縫里,蝸牛的“隱蔽所”選擇得就更穩妥,它除了鉆進深洞外,還把自己介殼的口封閉起來,只留一個小孔,用來呼吸空氣。那些害人的蒼蠅、蚊子,大多是躲在墻洞泥縫或陰暗的屋角等地方過冬。此外,有些動物在冬眠中偶爾還會患“失眠癥”,如小松鼠,它在冬眠中,有時卻要出來活動一會兒。北極地方的白熊,雄的不冬眠,雌的卻要冬眠。奇怪的是當雌的蘇醒過來時,有時在它的身邊竟多出一、兩只小熊。原來,它是在冬眠中養下的小白熊。熊在冬眠時間,偶而醒過來舐
一舐自己的腳掌,這就算“吃”過東西了。
科學家在研究動物冬眠的過程中,發現有些哺乳動物在冬眠時,體溫竟低到2℃,它們沉睡得像麻醉了一樣。于是,他們從中得到了啟示:降低人的體溫,也能夠使人麻醉。在近代醫學上常用的低溫麻醉手術中,先把病人施行全身麻醉,然后把水袋圍在四周或用水浴的方法,使病人的體溫降低到34℃-30℃左右。在低溫期間,病人的血液循環和脈搏都變慢,肌體的新陳代謝率降低,氧的消耗量顯著減少;受麻醉的病人,好像冬眠的動物一樣,對外界環境的反應遲鈍,因此醫生可以有較充裕的時間來進行各種比較復雜的手術。
國外科研人員發明一種水果冬眠法,它能使水果保持新鮮。為了促使水果進入“冬眠狀態”,在新鮮水果外表噴上一層液體,這層液體干燥后形成一層薄膜,水果在這層薄膜的包裹中,“呼吸”受到限制,可以延長“生命”。
“冬眠”,還能為發展空間科學技術創造條件。眾所周知,銀河系中的許多星球離我們十分遙遠,用一個人的有限生命去探索其它星球的奧秘,的確毫無希望。但是,富于幻想的科學工作者,根據北極熊冬季減緩心跳的機能,設想使宇宙飛行員自動進入“冬眠”狀態,當快到某星球時,再自己加溫,從“冬眠”中蘇醒過來。
可以相信,隨著空間技術和冷凍技術的不斷發展,從其他星球上一定會傳來宇宙飛行員“人工冬眠”獲得成功的喜訊!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