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漫談:《周易》的人生智慧漫談(一)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5-24 13:29:24

“自強不息”的人生之道
對天地、自然的觀察與取法是八卦創設、《周易》成書的基礎。它向人們展示了一幅氣勢恢宏的天道運行圖:“剛柔相摩,八卦相蕩,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繼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易·系辭》)
《周易》強調,人應“與天地合其德”,“人道”應符合“天道”。由此生發出一句千古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強不息”作為《周易》所倡導的人生之道,主要包括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剛健”。“剛健”即剛強、雄健,它為《周易》所推重,頻繁地出現在書中各處,如“剛健而文明”“剛健而不陷”“動而健,剛中而應”“健而巽,剛中而志行”“剛健篤實,輝光日新”等等。必須指出的是,《周易》所提倡的“剛健”,并不是指那種沒有限度的剛強。根據其“極則反”的思想,剛強過頭就容易折斷,因而“剛健”應是適度的、恰到好處的,亦即它所強調的“剛中”“剛健中正”。
第二層意思是奮斗不已。《周易》認為,天地萬物生生不息,甚至枯楊都可以“生梯”“生華”(《易·大過》)。《周易》以64卦象征萬事萬物,而64卦的排列順序卻有些令人費解:“既濟”排在第63位,而“未濟”則列在第64位,亦即最后一個卦位。其奧妙與深意乃在于揭示這樣一個道理:自然與社會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永無止境的開放系統,因此人也需要不斷進取。《周易》還認為,即便身處困境,人們仍須不懈努力。《困》卦卦象是上“兌”下“坎”,坎為水,兌為澤,水在澤下,即意味著澤中無水,因而澤中生物處于困險之境,故名該卦曰:“困”。《易·困·象》曰:“澤無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這便是要求人們在困境中不能喪失信心,而應奮斗不息,甚至舍棄生命以求實現理想。這種“自強不息”的追求,不僅是指導人生的大智慧,也是中華民族的基本精神。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