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17 13:54:00
教學內容:教材第48、49頁的例1和例2,練習十一的第1、2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在已有加法知識的基礎上,理解并概括加法的意義和加法交換律,能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2、培養學生初步的歸納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加法交換律
教學難點: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自己概括出加法的意義和歸納出加法交換律。
教學準備:小黑板
教學方法:啟發式
教學過程
一、課題提示
我們學了幾年數學,幾乎每天都與加法打交道,誰能說說什么是加法嗎?今天我們學習加法的意義。(板書課題:加法的意義)
二、教學新課
(一)、教學加法的意義。
1、出示例1。學生讀題,指名說已知條件和問題,老師畫線段圖。
2、獨立解答。指名學生說自己所列的算式及其得數(在圖下板書)然后問:為什么要用加法算?
3、引導看線段圖,老師輔以手勢說明,我們用加法把137和357合并成了494這一個數,可見加法是一種運算。加法是一種怎樣的運算呢?
4、說出式中的各部分的名稱。什么是加數?什么是和?
5、剛才的加法中,加數中不含0;如果含有0,得多少呢?舉例:7+0=7,0+7=7,0+0=0。…,得出結論,一個數加上0,還得原數。
(二)教學加法交換律。
1、看例1線段圖,剛才我們求北京到濟南的鐵路長。如果要求濟南到北京的鐵路長還可以怎樣列式?
2、為什么用加法算?
3、比較兩個算式有什么樣的關系?(板書:在兩個算式間畫上“=”)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4、如果其他任意兩個數相加時,交換一下兩個加數的位置,相加的和是不是也不變呢?
5、出示例2兩組式子,引導學生比較。討論:兩組算式有什么共同點?歸納并板書加法交換律。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