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班級“土特產”——讓黑板報活起來
來源:網絡 2009-09-02 15:39:42

內容提要:
黑板報幾乎每個班級都有,但往往因為不善經營而落入俗套如果能認真的開發和利用好它,讓它充滿鮮明的班級,匯聚班集體的智慧,營造一片摧人奮進的氛圍,它就會成為管理班級和教育學生的一樣法寶。
關鍵詞: 獨創性、高效性、時效性、服務班級。
教室里通常都有兩塊黑板,一前一后。前面的黑板是用于課堂板書,授業解惑;而后面的黑板是用來出板報的,常常布置的五顏六色,是班級的一道風景線。在前面的這塊黑板前,每個任課教師都象一個期待收成的農夫,年復一年的辛勤勞作著,希望下面的學生得到真知,擁有智慧。而在后面的那塊黑板前,常常是幾位有繪畫和書寫興趣和特長的同學的工作區,隔一段時間就刊登出新的板報來。
做了班主任以后,我也開始學著其他班主任一樣,照例地布置一些學生來出我們班級的黑板報。也許是因為自身這方面的遲鈍,原先我覺得除了摘抄一些報紙雜志上的小文章,臨摹一點畫冊上的圖畫之外,黑板報的確也沒什么用處,再漂亮也只是一個擺設,就沒把它當一回事,最多只是一項應付學生會檢查的任務。同時,我發現大多數學生對班級里的黑板報也是漠不關心,剛剛出出來的時候還看一看,兩天過后就沒了新鮮感,視若無睹了。久之,黑板報也就成了一個個別同學發揮他們繪畫、書法特長的專區,一個為參觀者準備的曇花一現的景觀,一個教室里的沉默的旁觀者。
隨著時間的推移,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我越來越覺得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不對頭:這么大的一塊黑板,這么大的版面,怎么能僅僅是一份應付別人的任務呢,它是我們班級自己的田地啊,我們應該種好它,讓它出產我們班級的“土特產”。老師不可能時時刻刻的在學生身邊,而黑板報則可以天天與學生一同生活,可以說這塊黑板比我們與學生在一起的時間都要長,如果讓它發揮作用,那將是一個多好的無言的導師啊,真應該把它當作一件班集體的大事來辦。
于是,和班干部商量以后,我決定徹底改變我們班級的黑板報狀況,并實施了一系列的改革辦法。通過一個學期的實踐,我覺得我們班級現在的黑板報煥發了活力,變得生動起來,它成了我班集體建設和班級管理的好幫手,也成了全班同學的一個精神樂園,我和同學們越來越感到黑板報是我們班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以下是我們的一些具體做法——
首先是解決組稿問題:板報所刊登的內容是它的核心和靈魂,一個班級的板報也要有獨創性。我們確定了對黑板報內容總的要求是:“言之有物,貼近實際,服務班級。”
我們決定不再隨意摘抄報刊雜志,拋開一些虛無縹緲的空洞文章,原則上不是自己的東西不用,凡是上黑板報的文章必須是我們同學自己寫的。因此,我們每期的黑板報首先要解決的是:第一,這一期板報的主題是什么?第二,所需要刊登的文章由哪些人來寫。辦法是班級內部討論,根據當時班級的具體情況來確定黑板報的主題以及由哪一部分同學寫稿子,少數服從多數。并且把它做為班集體布置的任務,定人定時間完成,刊登后統統署名。這就從內容上使我們的板報與其他班級的截然不同,很有自己的特點了。
比如:我們讓負責衛生值日的同學寫寫值日勞動的意義和工作的責任感;讓學校寄宿生寫寫自己遠離父母的感觸,宿舍生活的佚事;讓課代表寫寫各學科的特點和學習方法;讓班長、副班長寫寫我們班級的自修紀律和改進措施;讓學習優異者寫寫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和它對學習成績的重要性;讓學習后進生寫寫自己的理想和學習上的缺陷和困難;讓違反校紀的同學寫寫檢討和反思,表表日后的守紀決心;我們在板報上選登過同學們的考試小結,還選登過家長們的學生情況通報的回執,選登過學生們對一些學校、社會現象的看法,在黑板報上展開文字討論;而有時我們就用整整半個版面來登出大字標語,來激勵同學們充分準備以迎接大型考試和校運動會什么的,等等。
當我們打開思路,就發現原來我們可以刊登的內容這么豐富,簡直是取之不竭,這塊黑板報也成了我們班級狀況的寫真與同學們思想和精神的濃縮。
其次是改變工作方法,形成班級特有的黑板報風格:黑板報風格就應該是樸實、簡練,因而,黑板報工作應該具有高效性。另外,黑板報是班級所有人的,大家都要參與。
以往出黑板報的絕大多數時間都用在設計版面、臨摹圖畫上。過去我就看見同學在黑板報的一幅畫上修修補補好多遍,雖說是精雕細琢,但是出一期黑板報往往要花掉三四個同學幾天的課余時間。浪費時間和精力又無實際的作用,得不償失。因此,我決定拋開這種低效的做法,不在那些對黑板報主題毫無作用的事情上化時間,版面設計和繪畫要求盡可能簡潔大方,不要花里胡哨,爭取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一期黑板報。這樣做,雖然在旁觀者眼中似乎會覺得板報平淡無奇了一點,但是我們自己卻擁有了更多機動的時間。
另外,板報工作不再象過去那樣僅僅局限于幾個有興趣和特長的同學——畫畫的如何、字寫的怎樣并不重要,重在參與。我鼓勵更多的同學參與班級的板報工作,并把它做為衡量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標志之一,納入學生學期考核。在這種鼓勵辦法下以及降低黑板報標準的情況下,使得為班級黑板報出一份力成為同學們的一種有樂趣的課余工作和一種班級榮耀。過去,出完的黑板報有時會被同學無意間弄花,但從這以后就幾乎沒有了,因為出黑板報要輪流動手,它就成了班級里幾乎所有人的事情,而人人都懂得維護自己創造的東西。這可以說是一個意外的收獲。
第三是轉換靈活,使黑板報擁有很強的時效性:這是我們班級黑板報的最大特點。以往我們出黑板報都是在聽說了或者預計到學生會要在某日檢查了以后,才安排人員出板報,而下一期板報要等到通知檢查以后才會動手。這樣就是被動的完成任務,而為了讓我們教室的黑板報真正的成為我們班級的“土特產”,我們就不能為了應付檢查而出板報。因此,我們決定——根據班級情況實際隨時更換黑板報的內容。因為每個星期班級里都能找到值得刊登的事,內容有了保證,所以我們的板報對檢查來說總是超前的、全新的。因而,檢不檢查對我們來說已經無所謂了,黑板報在我們班級也回歸了它應有的意義。
除了時間上的靈活性,我們還有內容上的靈活性——我們可以在同一期的板報中按照需要改變版面內容。有一次我們出了一期總結期中考試的黑板報,就在黑板報上來了一個考試小結連載,因為每個同學都做了小結,我們就一天選登六到十篇,一個星期下來我們天天板報內容不重復。由于采取了簡潔、實用的版面設計,也使這樣的設想成為了現實。出板報的同學不需要全部重來,只需擦去原有版面位置上的字再寫上新的就行了。這期板報承前啟后,同學們的反應很熱烈,起到了很好的總結效果,我覺得比一節45分鐘的班會課的效果還要好。同學們看到自己的和別人的考試小結,一方面交流了考試的心得體會,取長補短,另一方面會自然而然的在學習上相互激勵和追趕,從而使學習的氛圍在這一時期驟然濃厚起來。
經過一個學期的實踐或者說實驗,教室后面的那一塊原先不起眼的黑板,現在在我們班的受關注度比以往有了巨大的改善,同學們親手創造了它,它是班級的一面鏡子,同時創造它的過程也成為同學們自我教育的手段,真的成了我手里的一塊治班法寶,我感謝它也覺得離不開它了。
教室后面的黑板報對于一個班級來說再普通不過了,但當你用心經營它的時候,它會成為你班級的一個優質的“土特產”,使你的班級更加生動和有凝聚力,給你意想不到的收益。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