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五班我的夢(一)
來源:網絡 2009-09-02 15:32:43

一、 夢之始
“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陶行知
人生從四十歲開始。——西方諺語
四十歲,是生命的一次升華,是事業的一次涅盤。——我站在36歲的年齡與事業的坐標上思考著……
積十幾年的教育教學經驗,懷一腔對自己事業摯愛的熱血,師前人、名師、同事、學生之長,描繪我——一名普通班主任的夢里江山。
去年8月底,我依舊繼續我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之旅,28日我被任命為初二五班的班主任,拾鬮拾到了這個由45名充滿青春朝氣、生性各異的少年組成的集體。看著花名單,我感到,這個班需要我全身心投入地愛一次。
那時,驕陽似火;30多歲的我也如正午的太陽,要發出最熾熱的光,照亮每一朵鮮花,每一片綠葉,每一個心靈。那是我的班主任之夢。于是,開始尋夢——
二、班訓:指明航向的燈塔
訓:①教導;訓誡。 ②教導或訓誡的話。 ③準則
校訓:學校規定的對學生有指導意義的詞語。——《現代漢語詞典》
由此可推知:“班訓”,是班級規定的對學生有指導意義的詞語。它應該體現一班之主(通常指班主任)的治班思想。一個有思想的班主任所帶出的班級也應該是有思想的,這種思想最凝練的體現與表達便是班訓。
最初我為五班制定的班訓是:班興我榮,班衰我恥;團結拼搏,爭創一流。這是我匯集了學生的意見后確定的,表達梢顯拖沓,但也被大多數學生認可。后來,我從網上發現了一篇好文章,是臺灣忠信高級工商學校的校長高震東在大陸某學校的演講詞。這個學校和這位校長特別注重學生責任感的培養,他演講的核心便是要求學生樹立遠大而又切近的理想觀——“天下興亡,我的責任!”即明確以天下為己任,主動挑起振興中華的重擔,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全民分配與強迫灌輸。此理想觀也可縮小為“學校興亡,我的責任”,并且把這一信念很好地落實到了養成教育之中。因此,這所以道德教育為本的中專學校在臺灣享有盛譽——臺灣各大報紙招聘廣告上經常出現“只招忠信畢業生”字樣。
還看到一則資料:1998年在巴黎舉行的全世界第一次高等教育大會的宣言中明確宣告: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具有高素質的畢業生和負責任的公民。
我大悟:這就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主人翁責任感的培養教育!高等教育的目標是這樣的,難道所有教育的目標能把“責任感”給排除嗎?絕對不能!——學校的基本目標是教書育人,而教書又是為了育人。要做到它,確實不易,因此,把這較高的目標作為我們的理想追求不正合適嗎?——于是,我把班訓濃縮為八個字:五班興衰,我的責任!這八個大字在學校班風展示窗和班內的藝術展板上,都醒目地矗立著,就像一座燈塔,為五班這艘乘風破浪的航船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三、班徽:海燕精神在心中
有了班訓這種凝練的語言作指導,作為班級就有了指路明燈。如果把這種比較抽象的文字化作形象的符號或曰圖騰,該會產生更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情感的震撼力吧!這種“圖騰”該叫“班徽”。在教初一時,我曾給所任的7班設計過一個,基本圖案是一面紅旗在一本書(或者說半個操場)上飄揚,基本寓意是7班是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一面紅旗。那也是全校的第一個班徽。現在,我廣泛發動學生給我們的班級創作班徽,我也從網上搜集有關資料。經過幾天的篩選、比較、醞釀、創造,初二五班的班徽終于誕生了!其圖案如下:
圖形上部的海燕展翅翱翔,呈羅馬數字“V”形,表示5班,也象征著成功與勝利;下部的海浪像漢字“二”,代表二年級;圓形背景象征著團結一心;藍白二色象征著純潔與自 由。班徽的整體寓意是:團結奮進的初二五班像一只純潔、勇敢的海燕,在初二的大海上、藍天中搏擊風浪,銳意進取!可謂“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不是自夸,這是一個創作水平較高的班徽,簡約而義深。如果說龍的圖騰早已融入了炎黃子孫的血脈而讓我們自豪的稱作“龍的傳人”的話,那么,“海燕”形象將深深地刻進五班每個學生的心底而讓他們驕傲地銘記自己曾是這個班級的一員!
我把班徽打印出兩份來,張貼在班內國旗的兩側,國旗、班徽并列,愛國愛班同提,愛國首先要愛我們生活的集體——五班。隨著時間的推移,課程的進展,學生們對這一形象產生了更具體、更深刻的認同。下學期,在語文課上學習了高爾基的《海燕》后,海燕精神便深入人心了:頑強、自信、樂觀,愈挫愈勇,搏擊風浪。在那一兩天的學習中,學生們和我目視“海燕”班徽,口誦經典華章,把這一百多年來跨越了時代、國籍、種族、語言的光輝形象鐫刻在了心靈深處!
在臨近期末我創作的資料宣傳片《我們一同成長——二五風采》中,我為海燕精神概括了兩句話:
翱翔滄海方顯英雄本色,搏擊風浪正是海燕精神。
四、班花、班草和班樹:班之魂
人們常把學生比作祖國的花朵,老師是辛勤的園丁。我覺得學校應該是一個大花園,不只是有各類鮮花,還有各樣的小草、參差的樹木、潺潺的清泉、宛轉的鳥鳴,這才是一個完整的自然生態大花園、令人神往的綠色世界。
一個班級也應是一個這樣的世界。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40多個鮮活的生命難道不能構成絢麗多彩的大千世界嗎?我的五班里就有這樣的班花、班草和班樹。
(一)班花
“校花”、“班花”似乎一般用于大學生中,既然學生都是祖國的花朵,用“班花”一詞來比喻我的可愛的學生們也不足為奇,當然,班花專指女生啦。我班的班花可不僅一朵,首推宣傳組的“五朵金花”,她們爭奇斗艷,各有千秋,裝點著五班繽紛的宣傳園地:黑板報兩周一期,藝術角不定期更換,操場大影壁后面的班風展示窗一學期一換——兩次評比都因圖文并茂、主題鮮明、個性十足輕松地奪得了全校第一名。這“五朵金花”是劉叢叢、劉曉婷、徐莎莎、趙穎超和楊萍。
劉叢叢,一個永遠面帶微笑的女孩,對工作極為認真,令人放心。每期的黑板報她都提前策劃好版面及內容,然后五人分工合作,寫寫畫畫,不消半日,一期主題集中、圖文并茂的板報就呈現在全班同學眼前。劉叢叢性格溫柔,心地純潔,富有上進心,特別是她那燦爛的微笑給見過她的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就像一株陽光下綻放的白玉蘭,亮麗溫馨。我給她取得“陽光玉蘭”的雅號,她很樂意地笑納了。“陽光玉蘭”還拉得一手好二胡,是校民樂隊成員之一,可謂多才多藝。
在民樂隊同她一起拉二胡的還有劉曉婷,畫畫也是她的特長。彩色粉筆在她手下徐疾跳躍一番,一棵美麗的蓮花或蘭草就栩栩如生的長出來了。她不僅為班里的板報畫畫,還為學校的黑板報妙筆繪丹青。她性格較為內向,從不多言多語,仿佛深谷幽蘭般散發著自己脈脈的清香。
宣傳組里最擅長寫大字的當屬身材玲瓏、帶著金絲近視鏡的趙穎超,從她鏡片后面那雙放射著精明、堅毅的亮光的眼睛就可以看出這個女孩不簡單。別看人小,字可寫得熟練老辣,斗大的字筆走龍蛇,寫得極有神韻和氣勢。聽說,在一節體育課上,老師剛想宣布自由活動,她已經跑出隊列好幾步了。老師大怒,罰她跑操場3圈。她有些不滿:“才跑3圈?我跑8圈吧!”她氣沖沖地跑完了3圈,繼續往下跑,令老師和同學們大吃一驚。勸她停下,她不聽,直到跑完8圈!真倔!從那時起同學們對她刮目相看。自然馬上舉行的越野賽就少不了她啦。同學們紛紛舉薦這位“新秀”,她一臉苦相,無可奈何,跑唄。長跑的確不是她的強項,跑下來后,名次雖處中下游,但已盡力,問心無愧了!最令人敬佩的是由她的韌勁而產生的學習上的恒心與專心。她曾經說過,課上的最佳境界是“相看兩不厭,惟有我與師。”連續三學期在期末考試中名列“十佳”,這一記錄僅次于楊萍。“不是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趙穎超以其頑強的作風、獨特的個性當之無愧地贏得了“傲雪寒梅”的雅稱。她雖不勤于寫日記,但善于思索,勇于創新。本班第一個在作文本上寫詩的是她,詩一寫60多行,洋洋灑灑地歌頌了母愛!因為寫得一手好字,又擅長思考,考場上的作文最高分常常被她所得。
“莎莎——莎莎——”,這不是下雨的聲音么?剛一見到徐莎莎這個名字,我仿佛已經領略到了雨打芭蕉的江南美景的神韻。的確,這位能寫善畫的女生,雖然總體上不如前邊那幾位特點突出,但在板報選文和日記作文上也時有鋒芒顯露。記得她曾選了一則古人說如何做人的名言登在板報上,恰巧有來本班聽課的老師,發現后趕緊記在了聽課本上,事后還向我提及此事,贊嘆學生有眼光有見地。
上面提到四位了,再有就是楊萍,板報分工中她主要寫小字,篇幅最多的那一部分。每期我必細讀一遍,一是檢查有無漏洞,二是欣賞品位。楊萍清秀的字跡或橫或縱的排于黑板上,經常發現是她的原創作品!這是她與眾不同的亮點。她富有創造力,日記和作文從不重復自己,就連學校手抄報比賽,恐怕全校唯一的全部原創作品僅有她自己的這一份,從內容到形式無一不出自其心其手!這位德智體美藝全面發展的學生像一朵什么花呢?是凌波仙子,還是花中之王?我無法斷定,但她當之無愧是一朵最艷麗的奇葩!
除了上面的“五朵金花”,還有幾枝也是姹紫嫣紅——
“白雪芙蓉”張進,雪膚花貌,大眼睛,雙眼皮,端莊大方。她既當政治課代表,又兼任本班“財政部長”,本班的小金庫由她保管,一年下來無一差錯,深得同學和老師信任。
“紅玫瑰”崔甜甜,因其膚色黑紅,充滿青春的健康之美而姑且名之吧。她與“雨打芭蕉”徐莎莎擔任本班的采購員,采購的東西價廉物美又實用。她還是本班的體育健將,跳高、跑步、籃球樣樣拿手,是學校籃球隊的主力隊員喲!
“清風竹影”呂姍姍,我的課代表,才女之一,身材細瘦如竹。所寫文章,語言華美,構思精致,富有脫俗的詩意。記得在一篇作文里,她幾乎通篇使用比喻、排比,其中有一段用了12個長的比喻句構成排比句,文采斐然,令人欽佩。學校春運會我班被錄用的4篇稿件中,有3篇是她寫的。
“青山翠竹”王茂盼,樸實無華,哪里需要,便在哪里出現,其精神風貌宛如立根破巖、堅勁挺拔的翠竹!學習上默默努力,勞動中任勞任怨。春運會接力比賽中,主力隊員傷病在身,作為替補的她充當了主力的角色,成績雖不理想,但已盡力而為了,仍然贏得了同學們和老師的贊許。
(二)班草
這“班草”并非其余同學的總稱,也不是我給某同學所取,而是一位同學的謙虛自喻。她就是楊萍,本班的班長、宣傳組“五朵金花”之一。因為在專文中介紹過她的事跡,在此不再重述,只是把她作為一棵小草的風采回憶一下吧。
她在2005年3月16日的日記中這樣解釋過: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記得從小就背熟了這首唐詩,卻從未體會出其中的深意,直到開始有意識的認識人生,開始思考理解萬物,開始體驗人生免不了的挫折和痛苦,我才感到:我應該做一棵小草,做一棵樸實無華、生命力極強、無私奉獻的小草。我從內心喜愛小草。……觀察過四季的景物,從靈魂深處給我以震撼、給我以鼓勵的是那小草!因此,小草可以成為我的代名詞了。
在楊萍的日記中,有多處她的激情創作和靈感閃動的記錄,都署名“小草”。或許還因為她的名字中就包含了“小草”二字,從她的簽名可以看出“小艸”的筆畫寫得清晰有力。其實她喜歡小草,由來已久,在上學期她久病初愈后的日記里曾這樣寫道:“那天早上去上學,我故意選擇了走小路,因為那里空氣更加新鮮,路兩旁是綠油油的小麥,路邊的小草還在努力生長著。我愛這些小草,它們經歷了溫暖的春季,炎熱的夏季,讓人踩踏過,在這冷冷的秋季還能頑強的生長。放眼望去,遠處的魚山能清晰的看到。我內心暖暖的,很平靜。”果然,她憑借一顆平常心創造了一個奇跡:半月未到校的她,主要靠在病榻上的自學,再次奪得班內第一、年級第三的佳績。多么頑強的小草精神啊!
如果說上學期我側重了解了楊萍的德智體美藝等多方面的才華的話,那么,下學期我更深刻地領悟到了這棵小草的堅韌與活力。
寒假之后開學,我本想從學生的日記中全面了解學生的假期生活,不少學生寫得充實而精彩,可是平時寫日記最出色的楊萍卻不好意思地說,一放假就病了,而且病了整整一個假期!我也深感遺憾。不料當天,她就補寫了寒假生活2000來字,或許那天我送給她專門寫她的文章《楊家有女初長成》點燃了她創造的激情,之后他的日記寫作恢復正常。“小草”的活力仿佛因春天的到來而呈蓬勃向上之勢。
既然是“小草”,那么肯定會遭遇比樹木、花朵更多的挫折與打壓。楊萍個性獨特,內向外向兼備,更傾向于外向型。因酷愛體育活動,常與男生一起打籃球、踢足球,且水平不低,這引起了青春期學生的不解,女生有時候敬而遠之,竊竊私語,有些男生更視之為異類——她竟然與外班的男生打球、交往,不配做我們的班長!我們心目中的偶像能是這樣的嗎?
3月初,我舉行了一輪“過表揚關”的民意測驗活動,要求學生對感覺滿意或者有進步的同學舉手表決,反之則不舉手;被調查的同學不參與且低頭回避;值勤班長和紀律委員統計票數;我在一旁監督。一輪下來,楊萍竟然和另一紀律散漫、學習毫無上進心的男生路某墊底!路某我是了解的,曾身為小組長而不做值日,作業幾乎科科不完成,課上常常睡覺,業余時間到處玩耍,是我“重點照顧”的學生之一。他的支持率在半數情由可原,而楊萍的支持率竟然與之不相上下,什么原因?我好奇心大增——繼續調查:請同學們匿名寫出你支持或不支持楊萍的理由,直接交給我。我翻看著每一張,并做了較詳細的統計:支持她的約占60%。支持的理由多為學習勤奮,富有上進心,成績優異;關心班集體,樂于助人;善良又漂亮(肯定是一男生所寫,可以理解)。而對她不滿意的原因有:
①課間說話聲音高,常哈哈大笑,讓人心煩;
②自以為是,有時不接受其他班干部的批評;
③給別人起綽號;
④看見別的男生不舉手,自己不好意思舉;
⑤男女同學交往過分;
⑥為了給她施加壓力……
看罷,我緊繃的心弦松弛下來,這個結果沒有出乎我的推斷。學生們的這些理由可以理解也可以諒解,青春期學生的思想如萬花筒般繽紛而多變,他們正在成長啊。同時,這些又可以看作是對楊萍更全面的評價與激勵。為此,我和楊萍單獨談了兩次,主要是開導她:同學對你總體上是喜歡的、支持的,對你的要求也很高——既然是偶像,人們往往希望她更完美——可你是一個普通而有個性的學生,不是神,希望你能像海燕般經受住暴風雨的考驗,表現得更為出色!
楊萍畢竟是楊萍,在日記里她含淚分析解剖自己,呼喚理解與尊重,同時寫下了上面提到的“愿做一棵小草”的那篇日記。從此,楊萍發生了一些變化:她更注重自身形象了,更主動地參與班級與學校的活動了,課間她的歡聲笑語的確少了,然而,她更像一棵小草在經受風吹雨打后依然頑強生長著,顯示著生命的綠意。她一如既往地深深地愛著五班,在日記里,她借《讓世界充滿愛》的曲調,改寫了歌詞《讓五班充滿愛》:
靜靜地仰望著藍天,
藍天上有你的召喚,
不管是光明是黑暗,
信念永遠在心間。
風雨中我們肩并肩,
迷茫中心心相連,
堅守著彼此的諾言,
淚因笑變得更甜。
我們同成長,
我們同綻放,
我們肩負同樣的期望;
我們同歡笑,
我們同飛翔,
我們點燃愛的燭光。
風雨中海燕更樂觀,
坎坷中愛永遠不變,
將心靈輕輕旋轉,
為勝利祈禱吶喊。
將心靈輕輕旋轉,
為勝利祈禱吶喊。
楊萍的內心對班級和同學充滿了關愛與寬容,而“寬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偉大的”(歐文語)。五一前夕,鎮上要舉行卡拉OK比賽,音樂老師從全校挑選了3名學生,其中包括楊萍,已經練習了好幾天。楊萍也希望能正常發揮,為學校爭光。可是就在即將演出的29日中午,她發現自己拿來的伴奏唱片,不知被誰用刀子輕輕劃了幾道,當時她要氣暈了。學生們揭發說是劉某干的。我得知這一情況后非常氣憤,叫出劉某一問,他老老實實地承認了,他原以為是一盤普通的唱片,同學之間借著看的,不知道是用來比賽的,就產生了惡作劇的想法。事后,他很后悔。我只得依法調解這事,劉某向楊萍賠償同樣或同等的唱片一張,寫出書面檢查給楊萍和全班同學道歉。因為,當天未能找到有那支曲目的唱片,楊萍只得遺憾地棄權了。這事給學校、班級及楊萍造成了無可挽回的精神損失。楊萍對此感到非常傷心,但是她又說:“我不想再過多地去埋怨什么,事情就讓它過去吧。我希望那道傷口只停留在唱片上,我希望同學之間能互相理解、互相幫助,別再發生這樣的事情。”
五月份對楊萍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個月。其中有十二三天在參加學校和鎮上的民樂隊訓練,當時學校正在爭創“省級規范化學校”,擁有一支水平較高、訓練有素的民樂隊是必備條件之一。與此同時,學校籃球隊也開始了訓練,楊萍是主力隊員,每天課外活動都要參加訓練,有時一連三四天班里見不著她的蹤影。有時民樂隊訓練完了,同在民樂隊的其他三人劉叢叢、劉曉婷、張猛回班里抓緊補功課、做作業,而楊萍又被體育老師叫到了籃球訓練場地,直至放學鈴響,她才滿頭大汗地跑回來——只能回家自學、做作業了。這樣持續了兩周。我擔心她的成績要下滑了。盡管她晚上時間抓得緊緊的,但也不可能一晚上當兩天用啊!還好,兩周的籃球訓練成果不錯。楊萍說,在與兄弟學校的對抗賽中,上半場5名主力上,她是場上的隊長,本隊14:2領先,其中12分由她獨得;下半場全換上了替補隊員,本隊仍以較大優勢獲勝!楊萍非常高興。學期初我投出的《楊家有女初長成》也在《讀寫一體》雜志連載了,楊萍一下成了“名人”,這是本校建校16年來學生的先進事跡首次被媒體報道!這些成功與收獲不斷沖擊著楊萍的思想,盡管她盡力保持一顆平常心,但也難免有些飄飄然了。五月下旬的月考來到了,成績一出來,楊萍遭受重創:她考了進入初中以來的最差名次——本班第三,年級25名!她第一次下滑到了年級十名開外。這棵小草好象被狠狠地踩踏了一腳,又象突遭霜雪——該怎么辦呢?不用慌,還有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我相信她的實力,她也充滿了自信!專心致志,埋頭苦學。小草在頑強地生長著,奮斗著,它的目標永遠是青天!一個月后的期末考試成績再次證明了這棵小草的能力——本班第一,年級第五,與年級第一總分只有十幾分之差。楊萍又一次以實際行動印證了高爾基的話:“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統帥和主宰。”
難道楊萍僅像一棵默默生長,不怕風吹日曬、雨淋火燒的小草嗎?不,她更像茅盾先生所禮贊的傲岸挺拔、不屈不撓對抗著狂風的白楊!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