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應重視班級文化建設
來源:網絡 2009-09-02 14:31:18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工作出色的班主任,從他們的交談中不難發現一個共同點:都十分注重班級文化建設,都把構建好班級文化建設當作管理班級的重要法寶之一。那么什么是班級文化呢?班級文化是指班級成員在班主任引導下,朝著班級目標邁進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具有無形的教育功能、激勵功能、制約功能,這些功能一旦形成就會產生巨大的力量,就會加速班級的快速發展。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努力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班級文化氛圍,已成為我們提高班級管理水平和促進學生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
(一)確立班級目標,引領師生向目標攀登
班級目標有總體目標和分目標。總目標一般指在整個小學、初中、高中等階段,班集體要達到的一個指標。它包括學習、紀律、道德、班風等分目標。一個善于抓班級管理的班主任十有八九和學生一起制定了班訓。班訓就是班級管理的總目標。如有些班倡導“團結、進取、勤學、樂思”的精神,并以此作為班訓,指引該班同學向更高、更遠的目標沖刺;或培養、形成“團結、互助、勤奮、向上”的班集體;或把班級建設成一個在“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都處于年級前列的優秀班集體;或把班級建設成一個“團結奮斗、自強不息,有活力,具有高度凝聚力”的班集體 。這些目標都可以用標語的形式寫出來,或張帖在教室的醒目位置,或作為學生的座右銘張貼在學生的課桌上。 目標是航道上的燈塔,引領船只到達理想的彼岸;目標是GPS定位系統,讓你永遠不失航向。
二、精心裝點教室,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
教室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因而對教室的布置不可忽視。教室的布置是班級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我們在布置教室時不要有隨意性和盲目性。一要注重審美的要求,比如說墻壁報的設計,在形式上注意與教室環境的相配,注重映襯美;二要精心選擇內容,如在教室的兩邊張貼名人名言,激勵學生求知;張貼班訓,讓全班學生學有目標;懸掛國旗增強愛國情感,辦黑板報一展學生之長,增設讀書一角,營造讀書氛圍。班級文化建設水平愈高,班級向心力、凝聚力和群體意識就會得到不斷加強。有的把級管理濃縮成這樣幾個字:靜、敬、勁、凈、競。即教室要安靜,對師長要尊敬,衛生要干凈,在學習上要有干勁,互相之間要展開競爭。這五個醒目的大字張貼在教室的墻壁上,就能激勵學生向著目標沖刺;三要注意其階段性和穩定性。帶制度性的一般要具有穩定性,我們不能隨意更改,而黑板報、書法展之類的就要時時更新,如果一月半載不變,就會給人走形式主義的的感覺,也會給學生帶來以不求上進不求創新的消極影響。
優化教室環境,是創建班級文化的基礎。整潔、美觀、優雅的室內環境,猶如細雨潤物,容易給人營造良好的心境,使學生獲得心理上的平衡;一個安靜、和諧的學習與生活空間,可以催人奮進,可以影響學生對事物的判斷和看法,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方式。
三、注重儀表美,增強師生的親合力。
班級物質文化不僅包含教室內的環境布置,還體現在師生的儀表上,兩者都具有“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隱性教育功能與教育效果。教師的發型,衣著,都會無聲的影響學生的個性。一個不修邊幅,解襟敞懷的教師,尤其是我們的班主任,他所教的學生也會跟他差不多。現在很多學校的辦公室里都裝有衣帽鏡,就是要求我們教師上課前看看自己的裝束符合不符合一個教師的標準。教師的儀表美,能提升學生對教師的親合力,學生的儀表美,能提升教師教學的激情。
四、要創建班級文化,班主任必須具備多方面的素質
創建班級文化,對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成功地建立班級文化,則要求班主任第一要有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第二要有更高的組織能力和敏銳的洞察力,及親合力;第三、還要知識淵博,并盡可能地多才多藝;第四、能高瞻遠矚,著眼全局,有整個學段的意識;第五、頭腦靈活,點子多。班主任是一個班集體的領頭雁,他的個性、能力、知識層面、工作作風、教學熱情無不影響班級文化的建設質量,因而要創建有特色的班級文化,班主任必須具備多方面的素質。一個具備多方面素質的班主任,建立起班級文化既會得心應手,又會生動活潑,豐富多彩。
充滿朝氣的班級文化氛圍,能使學生的心靈得到凈化,心態得到改善,情操得到陶冶,視野得到拓寬,品位得到提升。因此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努力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班級文化,已成為班主任提高班級管理水平和促進學生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