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管理:為班主任開啟一扇成長之窗
來源:網絡 2009-09-02 14:17:47

隨著現代化步伐的日趨加速和新課程的全面實施,教師隊伍建設日漸規范化、科學化,建設一支素質高、有科學管理方法的班主任隊伍,對培養未來高素質人才意義重大,也對學校實現“全員德育、全程德育”目標舉足輕重。基于此,我們在班主任管理上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結合學校特點及資源,通過培訓、激勵、實踐等管理措施,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以培訓為基點,提高班主任專業水平
1、常規常新,班主任例會更扎實
班主任例會是學校班主任管理的傳統方式。以往,大多利用班主任例會進行一些工作布置,偶爾也學習一兩篇文章算作培訓;每月一次的例會似乎不像政治、業務學習一樣有“份量”,往往還會被臨時的事務所沖突。如何提高班主任例會的效果,使其真正成為班主任學習、交流、分享的時空,成為班主任進步、提高的源泉,是學校德育管理應該思考的問題。結合我校的一些實際情況,我們作了一些有益的嘗試。
制度的確立。我們思考,如果班主任例會同教師業務學習一樣有充裕的時間保證,定然能提高其效果。因此,在新學期開學,教導處就統籌安排,不再像原先那樣隨機確定一個中午召開班主任例會,班里由副班主任進班管理,而是從業務學習中抽出每月一次的時間。實踐證明,班主任們在參加例會時沒有了擔心“后院起火”的顧慮,得以靜下心來、沉下心來,提高例會的效果也就不難了。
內容的更新。召開班主任例會,組織者、管理者應該在內容上多思考,使班主任真正有所得、有所獲、有所變。我們采用案例剖析、教育釋疑、熱點問題討論、信息交流等方式創新例會內容,而把工作布置壓縮在每次例會時間的1/6之內,這樣大大提高了班主任參與例會的積極性,提高了例會對實際工作的指導性,也使例會更多地得到班主任的支持。
考核的同步。班主任例會,不僅是德育主任的事,也是全體班主任共同的事,是學校德育管理的一項舉措、一個常規。因此,是否按時參加、在例會中是否積極互動、例會結束后是否進行有關積累和反思等,都可成為班主任考核中的一項內容,這樣也更利于進一步提高例會的有效性,使班主任例會這一傳統得以在承襲中有創新,開展得更扎實。
2、理念更新,校本培訓相結合
新課程實施以來,校本培訓已成為教師在職教育的一種培訓新形式。如何有效實施校本培訓,如何將校本培訓與班級管理緊密結合體現其價值性,進一步通過校本培訓提高作為培訓主體的班主任的專業化水平,是校本培訓的重要課題,也是學校德育管理的重要內容。
為進一步促進班主任理念的更新、打開班主任工作思路,我們充分發揮校本培訓的作用,通過講座、專題交流研討等形式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收到了良好的培訓效果。如在“新課程背景下班主任工作互動參與式培訓”活動中,學校德育教導就“班級文化的建設”進行了專題講座,班主任還隨機分成各小組分別進行三輪分組討論,對“新課程背景下班主任最需關注什么、建設理想的班級文化需班主任具備哪些素質”等問題有了更多思考,也更好地達成了班主任應進一步加強學習、提高能力的共識。又如在心理健康教育專題培訓中,我們請兼職老師上團體輔導課,然后進行評析解讀,并展開“以班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交流等,使全體參加培訓活動的老師都有所受益,培訓的實效性得以較好的體現。
與校本培訓相結合,真正實現了“主動、開放、高效、務實”的全方位的班主任在職教育,從而有力地促進了班主任教育觀念的轉變,促進了班主任專業水平的提高。
3、科研創新,課題研究作引領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一些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于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班主任工作亦是如此。
我校以當前小學生的人格、行為現狀為依據,確立并實施了《小學“三心教育”的實踐研究》德育課題。在參與課題研究的教師中,班主任占了大多數,“以‘三心’為核心的班集體研究”成了班主任們共同承擔的子課題,也成為班主任參與課題研究、在實踐中提高科研能力的生動教材。大家一起討論和制訂“三心教育”目標、撰寫“三心格言”、記錄“三心故事”、剖析“三心案例”,解教育之困惑,寓研究方法于豐富的研究形式中,真正感受到了教科研和實際工作的融合,體會到了研究帶來的特有的成就和快樂。
以教育科研為先導,努力形成教科研工作的良性運行機制,引領班主任走上研究之路,使班主任們更充實地向科研型、創新型班主任發展。
二、以激勵為手段,增強班主任工作動力
在師德建設中,我們要求教師“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教書育人”,對班主任的要求更是如此。但實踐證明,在班主任隊伍建設過程中如引進恰當的激勵機制,就能更好地激發班主任的內在動力,使他們在主動、自愿的動機作用下,更加積極地工作,從而取得更好的工作績效。以下試談三個方面的激勵機制。
1、目標責任激勵
作為一個班主任,首先應該明確自己工作的目標,明確所擔負的責任和使命。新課程對班主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班主任不能做簡單、封閉的“教書先生”,而是要在教書、在班集體建設活動中多方位多渠道地給學生一個系統的智力框架的同時,更注重學生思想道德、行為品質、勞動技能、心理素質等各方面的和諧全面發展。學校對班主任工作的目標和責任要明確,期望值要高,這樣激發的力量才會強;還要適時對班主任工作加以點撥、指導,隨時給班主任注入帶有濃郁時代氣息的目標責任要求,強化其使命感,并可根據各班主任的能力、特長等進行激勵,創造一種競爭奉獻的氛圍,強化班主任的角色意識和對工作職責的認識,激勵和鞭策班主任敬業、樂業、勤業、精業。
2、情感感召激勵
做好班主任工作,很關鍵的一點是要有一種盡心盡力主動做好工作的信念和意識。對班主任進行恰當的情感的激勵和感召能充分調動班主任工作的內驅力,情感激勵是多方面的。
在班主任隊伍建設中,領導是提高管理規范化、科學化水平的決策者,決策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成敗,因而情感激勵應從領導(尤其是德育教導)層面開始。領導要深入到班主任群體中,了解、掌握班主任工作的新情況、新問題,聽取廣大班主任的意見和建議,確保決策的民主化和可行性;同時,還應努力提高決策水平,將班主任多方面的工作進行整合,以減輕班主任繁重的瑣碎事務的壓力,使班主任有精力對某些班級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深層次的思考,提高工作藝術水平。另外,領導的敬業奉獻精神、以身作則的榜樣行為等都是無聲的號令,是最有凝聚力、說服力的,毫不吝惜地“關心、理解、尊重”班主任,才能激勵班主任老師更積極主動、更真誠地投入工作。
除了領導的因素,學生、同事的激勵作用也相當大。班集體活動主要是班主任和學生人與人之間的活動,“情”是重要紐帶,在班集體活動中常會有師生情感產生共鳴,激勵著學生也激勵著班主任,使學生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也更有效地激勵班主任開展工作。“優秀班主任”、“明星班主任”的評比,在自我推薦、組內互薦的基礎上進行,大家擺事實、論業績,優秀班主任在這過程中體驗到自我價值實現的幸福感;同時,班主任之間友好、競爭、取長補短,既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又能感受到集體的關愛,更有利于形成積極向上的合力。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情感感召激勵在班主任隊伍建設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承上所述,對班主任的情感激勵是多方面的:不僅有來自領導的、學生的、教師的,還有來自家長的、來自班主任自己家庭的和社會方方面面的,我們要深入細致地研究、探討班主任工作的規律,從多方面多渠道發掘促進班主任做好工作的情感激勵因素,讓班主任老師自覺愉快地工作。
3、物質待遇激勵
物質利益是人類生活的重要保證。馬克思曾經指出:人們為之奮斗的一切與他們的物質利益有關。對于教師、對于班主任來說,首先應該強調敬業奉獻,但也需要將物質待遇激勵和精神激勵有效地結合起來,以最大限度地發揮激勵的作用。因此,關心班主任的物質利益,也是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有效保障。我校在加強班主任工作考核力度的同時,為進一步激發班主任工作積極性,除班主任津貼以外,另設立“班主任考核獎勵”,金額不多,旨在體現意義。另外,在新課程理念下,我們不斷證實“工作著是美麗的”誓言,但從提高生命質量的高度來講,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班主任的生活也可以更多姿多彩,所以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組織一些適當的班主任活動,如外出參觀考察、休閑旅游、聯誼娛樂等,放松心情、愉悅身心,使班主任有更多的激情和動力開展工作。
“用力去做,只能合格;用心去做,方能成功。”綜上所述綜合地運用多種激勵措施,定能更好地激勵班主任的工作動力,發揮更大的能動性,對工作全情投入,從而也促進班主任的成長。
三、以實踐為載體,提升班主任綜合素養
日益發展的社會向每一位教師發出預告:教師要有真才實學,要有貨真價實的硬功夫,這是教師自身爭取可持續發展的資源。這意味著也對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班主任要具備相當程度的綜合素質、多種知識技能,成為一個復合型的班主任;且更要有不斷更新、不斷充氧的思想準備,實現終身教育。多年的教育工作實踐使我們體會到,時代的發展,教育的發展,呼喚高素質的班主任,我們在班主任隊伍建設的過程中,群策群力,通過多種實踐途徑,提升班主任的綜合素養。
1、在主題活動中錘煉
一個良好班集體的建設必須通過各種活動來實現。這是因為集體活動可以產生凝聚力,能使每個學生的主體積極性得以發揮,能使師生關系不斷密切。主題活動,是班級教育活動的重要形式,是班集體建設的基本方法和途徑。班主任應該精心設計和組織班級活動,并在此過程中錘煉綜合素質。我們開展“班級主題活動大匯串”,給班主任提供切磋、鍛煉的機會。
如為了配合新《守則》、新《規范》的貫徹實施,我們充分考慮小學生年齡特點和理解能力,要求各班切忌呆板教育和單一型表現形式,精心策劃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每一次詮釋一條規范的內容,提供一個個生動活潑的教育舞臺,創造條件使學生在一次次潛移默化的活動中得到感悟和教育,讓學生帶著真實的體驗、生命的靈性走進新《規范》。一次主題活動,是一次成功教育的縮影,也是班主任鍛煉的小舞臺。
2、在專題交流中提高
一個能干的班主任,應具有總結、反思、語言外顯等綜合技能。當班主任以智慧和熱誠在班級管理的園地里播種、耕耘、收獲,我們應該創造更多機會,讓他們聆聽、分享。專題研討和交流不失為一個有效的平臺。
我校結合德育課題的研究,為眾多班主任老師創造很好的交流機會,組織全體教師一起聆聽班主任以“走近‘三心教育’”為主題的班主任工作論壇,拋磚引玉,引領全體教師積極參與德育課題研究,以教師的愛心、責任心和事業心,去培養學生的愛心、責任心、自尊心。在整整一個小時的論壇中,制作精美的幻燈片和有理、有序、有物、有情的語言,充分彰顯每一位論壇者的愛心與責任心,促進了言者與聽者之間的交流;班主任們對班級管理工作的一份熱情、一腔熱愛和一種匠心也感染著大家,他們各方面的能力也在整個準備及交流的過程中得到提高。
3、在真實感動中升華
在人的諸多非智力因素中,情感是尤其重要的;若能調動起人的情感中最可貴的那部分——感動,將最大限度地激發生活、學習、工作的積極性。
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活動震撼了多少中國人的心,我們無從考證,但這種極具煽情的形式無疑給我們以極大的啟發。我們策劃開展了“感動你我——‘東小’真情故事”評比,發動全體師生尋找身邊的學習楷模,將學習生活中令自己感動的事跡進行交流、評比、展覽。我們發現,學生心中最多的是從班主任那里感受到的關愛,老師心中最多的是作為班主任與學生、家長的心靈相通,可以說,班主任的心靈、情感也在這真實的感動中得到升華。
《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中指出:“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有一支善于育人的班主任隊伍,是學生的福佑,家長的期盼,更是學校的理想,社會的召喚。實踐證明,在班主任隊伍建設中走校本管理之路,引領班主任真正用心、用情去工作,能促進了班主任群體素質的提高,為班主任開啟一扇成長之窗。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