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離優秀班主任還有多遠
來源:網絡 2009-08-31 21:26:28

班主任工作的成功與否決定著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成敗。可是,年輕的班主任能夠馬上進入角色的少之又少。“班主任”成了“焦頭爛額”和“吃力不討好”的代名詞。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班主任呢?
一、年輕氣盛,脾氣暴躁。
案例:小孫剛剛大學畢業,擔任班主任后他就和學生“約法三章”,制訂了種種班規班紀要求學生務必做到。但剛剛升入初中的小學生一開始還無法適應緊張的初中生活,兩個星期之后,一個個就“原形畢露”了,相繼惹出了不少麻煩。這讓孫老師大為惱火,以至于本來可以平心靜氣解決的小問題,他也召開“批斗大會”,讓學生們又怕又恨。到后來,很多學生對他的做法產生了抵觸情緒,有時候為了報復他,竟故意惹出點事來激怒他。“我為這些孩子操碎了心,可是……”他至今還不明白自己為什么會這樣“倒霉”。
處方:作為班主任,很多工作都是細化的。生氣發火是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班主任必須耐心地對待學生出現的各種失誤。如果是無意的,問題也不太大,那么稍加引導就可以了。如果問題比較嚴重,也要耐心講道理,再給他一個機會。信任學生、鼓勵學生,會比打罵學生的效果好很多。
二、性格內向,不擅言談。
案例:王老師平時很少說話,從來就是坐在辦公桌前埋頭備課批改作業。辦公室里的教學交流,他也很少參與。在他任教的第三年,學校為了鍛煉他,讓他擔任了班主任。這下可難壞了他,和學生談心時,他比學生還緊張;班會課、家長會,他拿個草稿上去結結巴巴能念大半天。不到半年,在學生和家長的雙重壓力下,他如釋重負地“下崗”了。
處方:人的性格天生就各不相同。有的人善言,有的人好靜。像王老師這種內向型的教師,應該在平時的教學教研活動中,多和同事與學生交流。只要肯開口,一定會有所收獲。
三、知識淺薄,缺乏學習。
案例:劉老師是一名數學教師,上起課來精神抖擻,所帶班的數學成績一直不錯。但是她有一個缺點,就是除了數學之外,其他一無所知。為此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鬧出了不少笑話。有一次班會課搞活動,輪到她表演了,主持人讓她說出四個跟雞有關的成語,她漲紅了臉,只說出來一個,很是尷尬。
處方:作為一個班級管理者,要具備各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而不僅僅只是某一學科的。全面的知識儲備才能夠讓班主任在面對各種突發事件時游刃有余。劉老師應該在平時多讀一些其他方面的書籍。只有博學多藝,才能受到學生發自內心的尊重和喜愛。
四、思想落后,因循守舊。
案例:李老師是從農村考上師范大學的,畢業后,他被分配到了某市的一所重點中學任教。讀書期間,他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工作之后,仍是如此。對于學生中流行的一些新鮮事物,他一概不知。學生背地里都戲稱他為“李古董”。
處方:信息時代新鮮事物層出不窮,學生對此感興趣,想了解。作為新時代的教師,除了要有一流的教學本領外,還要能夠貼近學生的生活,用他們的語言和思維方式來和他們對話。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學生的認可,才能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
五、自私自利,不顧大局。
案例:張老師工作勤奮,但是學生們卻不太喜歡她。因為只要一有時間,她就給學生“加餐”,早讀課、午間休息都是她的“陣地”,見縫插針的本領無人能及。可她對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并不關心,也很少與其他的任課教師溝通。結果只要是她帶的班,一律都是英語頂呱呱,其他嘩啦啦。
處方:班主任在加強所任教學科的同時,也應與其他學科教師溝通。如遇學生偏科,應及時指正,做好引導工作。這樣,才能培養起所有師生的團隊協作意識,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班主任需要太多的學習、太多的努力。沒有誰能夠一下子就具備成為優秀班主任的所有素質;也沒有誰可以一下子贏得所有學生的喜愛和同事的敬重。任何一位能夠被稱為“優秀”的班主任,必定是在漫長的教育教學生涯中,在不斷的摸索和碰壁中成長起來的。我們應該做的,是不斷探索,積極進取。終有一天,我們也會看到自己閃光的足跡。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