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內心不愿當班主任怎么辦
來源:網絡 2009-08-31 21:20:09

“尊敬的校長:鑒于本人工作能力有限,工作經驗不足,對班主任工作不熟悉,而且最近本人身體不適,需要休息靜養,因此很難擔任下學期的班主任工作。希望領導能夠考慮實際情況,安排其他有能力的同志擔任這個工作,謝謝!”這是在一個學期結束學校安排工作時,一位年輕老師給校長的一封信。經調查,這位年輕老師上學期擔任一個班級的班主任,因為在學期結束的評比中遇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一氣之下就給校長寫了條子。校長的回答是:“XX老師,經過一年來的工作,可以看出你的能力,相信你能夠把這個工作做得更好,希望你能夠繼續擔任下學期的班主任工作!”經過多方面的勸導,這位老師重新回到了班主任工作崗位,但是思想問題并沒有解決,也為后面的工作埋下了禍根。由于這位老師本來就不愿意做班主任,一個學年下來,原本很好的一個班級,竟然變得成了年級里最差的。根源就在于這位老師對做班主任有一種抵觸情緒。
《中國青年報》曾經刊登過一篇文章,其中有這樣的一段話:“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下學期不再當班主任了!只要不做班主任,叫我干什么都行!”這是一位老師寫下的一句話。“比勞累更可怕的是,很多老師覺得這樣瑣碎的工作沒有成就感,我覺得自己就像是管家婆,根本談不上創造性,沒意思!”這是一位曾經做過班主任的老師對班主任工作的評價。
一所學校,做班主任工作的老師大概是這樣幾類:一是評職稱的需要;二是長期做班主任的,領導已經認可了的骨干;三是癡迷于班主任工作的熱心人。
一個優秀教師的成長一般要經過班主任這項工作的磨練,一個老師做班主任工作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須的。但是如果本人并不愿意做班主任,那么強加給他并不一定好。常言道:強扭的瓜不甜!那么如何克服從內心不愿意當班主任的這種思想呢?我們可以從這樣幾個方面做起:
一、愛生。有人講“愛就是教育,教育就是愛。”教師職業的天性,就是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就是要給孩子一顆美好的同情之心。愛生是一個老師最起碼的責任。如果老師能夠愛生,就能夠和學生走到一起,就愿意和學生打成一片,愿意了解學生,愿意親近學生。責任感會驅動老師去奉獻自己,在教育中實現自己的價值,積極地展示自己的才能,這是由于愛生而激發的內在驅動力。因此,愛生是我們做老師的基本素質,也是當班主任所必備的條件。
二、自身建設。有人講,班主任不是人人都能夠做的。也就是說,對班主任確實有較高的要求。而為什么一些老師內心不愿意當班主任呢?其實,從自身角度來講,最主要的一點是自身不夠完善。因為看到班主任的許多工作比較繁雜辛苦,于是就對這個工作產生抵觸情緒,從而懷疑自己的能力,沒有信心去接手班級。另外,由于自身缺乏管理能力,當工作確實難以展開時,就會打退堂鼓。加強自身的素質建設,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所在。
三、正確引導。要解決某些老師不愿做班主任的思想問題,還要注意對他(她)的引導與培養。一個人的能力不是生來就有的,大部分是通過后天的學習與訓練得來的。當班主任遇到班級管理問題的時候,作為領導要能夠和班主任一起尋找問題,分析原因,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指出方向,而不是斥責,或者是一棒子打死。因此,正確引導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重要途徑。
四、科學評價。學校對班主任的管理評價,是老師是否愿意做班主任的重要因素。這種評價不要只注重表面工作,比如衛生、紀律、廣播操、遲到等評比,而要注重班級文化的建設,注重班級人文環境的建設。在這些深層次上,對班主任工作進行評價,就會使班主任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也能夠從中尋找自己的興趣點,發揮自己的特長,形成自己的特色,同時也會消除老師不愿意做班主任的消極思想。由此可見,管理者人性化的管理也是促進老師積極向上的一個重要方面。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一個優秀班主任會影響整個班級學生的未來發展。我們應該形成人人愿意當班主任,人人爭當班主任的局面。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