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學生不合理要求的難題
來源:網絡 2009-08-31 21:03:46

在我們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常常會有學生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比如表哥結婚,他想請假去參加婚禮;一個學生因為數學成績差,受到少數同學的譏笑而情緒低落,向老師提出要求坐到最后一排的座位上;上課聽CD,被老師代為保管后,想立即要回等。就學生的心理而言,當自己的要求遭到班主任的拒絕時,總會產生不快、不滿甚至抵觸情緒。老師不能遷就學生的不合理要求和不良行為,以防學生以后總是用反抗的方式來要挾老師。但是,我們又不能以簡單粗暴的方式來對待學生。怎樣做到既能拒絕學生不合理的要求,又能讓孩子樂于接受呢?不同氣質的孩子,又得采用不同的拒絕招式。科學地拒絕孩子,巧妙地運用懲罰手段,不但不會傷害孩子,反而會提升老師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同時也使孩子懂得更多生活和做人的道理。對此,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不要盛怒下拒絕
班主任首先要冷靜,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在學生提出不合理要求時,有不少班主任會立即變得生氣,認為這孩子怎么會這樣,甚至還會大發雷霆,將學生訓斥一頓,然后草草收兵。學生的愿望沒有得到滿足,心理上又沒有得到疏通,很容易產生對立情緒。
二、不要無情地拒絕
班主任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想問題,他(她)為什么會提出這個要求,學生年齡偏小,認知能力有限,不太容易站在全面的角度來想問題,我們要用心去體諒學生,要能婉轉地拒絕。學生在向老師提出要求時,一般來說都有著很大的期望值,希望得到心理的滿足和老師的認同,這個時候,盡管老師有充足的理由拒絕,但是過于直截了當的拒絕仍然會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受挫感,因此,老師不妨在拒絕的時候使用一些幽默的手段,在這種對立沖突中融入潤滑劑,既讓學生不致于感到立即被拒絕的尷尬,又能讓他真正明白自己的這種想法和要求是不被允許的。
三、不要輕易地拒絕
值得注意的是,如何對“不合理”的界定,是以我們陳舊的教育觀去衡量或者評判學生的不合理,還是站在一個真正教育者的角度,著眼于孩子的未來發展而得出的不合理,這都是我們要深思的。
四、老師對孩子的拒絕一定要前后一致
不能因為今天心情好,便縱容這個孩子一些;明天心情不好,便對那個孩子嚴格一些。這樣會讓孩子無所適從,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安全感。拒絕不是因為心情不好而采取的行動,它是一個讓孩子對周圍環境、對行為規則進行認識的教育機會。
最重要的一點,要敢于拒絕孩子,千萬不能對他有求必應。有些老師不忍心說“不”,生怕失去孩子的愛,其實,對孩子真正的愛,并不體現在給予一時的快樂和嬌寵順從,而是體現在是否能給孩子終身受用的知識、立足社會的本領和良好的個性。要知道,假如你今天不去拒絕他的不合理要求,明天就會有更多的人拒絕他。老師的“不遷就”,帶給學生的是持久的耐力和樂觀的心態。從小經歷挫折會讓學生學會接受現實,能夠調整自己的行為來適應社會的規范。
如果您想培養一個“無賴”,那就盡情地去“放縱”他“遷就”他;如果您想培養一個很“棒”的孩子,那么面對孩子起初的不合理要求,您就要堅持用愛的原則、愛的理由拒絕他。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