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要樹立節奏意識
來源:網絡 2009-08-31 20:32:01

班級工作十分復雜,班主任非常辛苦,樹立工作節奏意識,既能減輕教師的煩惱,又能提高班級工作效率,為此建議如下:
1、要明確節奏意識的特殊含義
班主作工作的節奏意識就是在開展一系列教育活動過程中,應有一個全盤計劃,在時間、內容的安排上符合一定的規律。要根據班級的特點、學生的心理、學校工作的安排等,掌握好德智體美勞各方面教育的輕重緩急,做到張弛結合。如開學初接新班,應在培養學生適應新的學習和新的班級集體環境上花大力氣,可安排“集體風氣對個人的影響”、“如何向新的學習方式過渡”等班會課,同時,在各科起始教學階段請任課教師強調各科的學習方法,力圖學生加快學習的節奏。另方面可根據新生的新鮮感和陌生感,興奮點往往不易集中到學習上的特點,可利用節日假期普遍走訪學生,或利用新生報到、軍訓等活動,盡快增強師生間的了解,將初步的熟識、適應階段往前移,以便盡快形成教學上的正常節奏。
2、班級工作中體現短節奏
班主任要處理工作節奏,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⑴了解學生要全面深入。
心理學理論認為,人的思想活動雖然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心理活動,但并非是捉摸不定的,而是有規律可循的。即學生總會在不同時間、不同場合從行為中反映出自己的思想和動機。因此,班主任要善于觀察,勤于觀察,全面深入了解,采用多種途徑掌握學生情況的第一手資料,從而把握學生思想變化規律,增強預見性,把工作做在前面。同時據此判斷出適合班級的總體節奏,力求全班每個學生都有最適合自己的節奏起伏。
⑵要把握合適的時機。
心理學認為,人的思想活動雖然不斷發展變化并有其自身規律,但不是不可調控的。可控性表現為外界因素和自我因素調控兩個方面。班主任應通過自身努力超前影響學生的自我調控意識,使之往預期的方向發展,取得個體教育的良好效果。班主任控制節奏,關鍵在于影響學生的思想得以實現,所以應把握矛盾展開過程的最佳狀態時機。三國時賈詡曾說過:“難得而易失者時也,時至而不旋踵者機也。故圣人常順時而動,智者必因機以發”。班主任要善于把握學生思想發展變化規律,對應解決但還沒有解決的問題,超前主動地解決,能產生強大激勵作用。
⑶要有計劃,且要適度。
有全盤計劃,精心安排,才能胸有成竹,班級工作才會該快就快,該慢就慢。“凡事預測之”。同時,計劃也可根據形勢的發展和某些突發事件作必要的調整,不能走極端。不分場合、對象地提倡快節奏,會使學生長期處于快節奏之中因精神極度振奮而受到抑制,繼而麻木,反而會“欲速則不達”,“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掌握節奏應注意快、慢的有機結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