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豬”法對學生管理的啟示
來源:網絡 2009-08-31 08:44:42

看了《“自然管理法”:一位農村校長眼中的“管理”》(《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1期)一文,很有感觸,深受啟發。作者在文中頗有創意地提出:管理如同“趕豬”。沒經驗的趕豬者,只會抓住豬耳朵往前拖。沒料到越往前使勁,豬越往后退。雖然拖到目的地了,趕豬者卻精疲力竭,一撒手,豬一溜煙兒又跑沒影了。稍有經驗的趕豬者,不抓耳朵卻拉豬尾巴。越往后拉,豬越往前奔,但是不大容易控制方向。最聰明的做法,是用豬最喜歡吃的草在前面引誘。豬要想吃到草,就得不停地往前奔。
這個生動的比喻讓我聯想到了學生管理。
班主任管理學生最常用的辦法就是“拉耳朵”:先是定下規矩,規定學生必須怎么做,不許做什么,接著整天督促,東奔西跑,累得氣喘吁吁、苦不堪言。但結果要么是按下葫蘆浮起瓢,問題不斷,要么是班主任在與不在兩個樣。任憑班主任機關算盡,體力耗完,十分耕耘卻得不到十分收獲。以至于許多班主任發出了這樣的感嘆:“現在的學生真是越來越難管了。”很多老師一提起做班主任就退避三舍,致使不少學校在選班主任時陷入困境。
其實,處于青春期的學生逆反心理強,你越往前使勁,他越往后退。如果老是拉耳朵,管理起來就會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
“拉尾巴”是一種不錯的管理方法。那么,“豬尾巴”在哪里?又應該怎樣拉?我認為,“豬尾巴”就是學生不服輸的進取心,“拉尾巴”就是在學生中開展競爭。
河北衡水中學實行“兩眼一睜,開始競爭”的管理方法。學生早晨起床,15分鐘穿衣、收拾床鋪、洗漱、整理衛生,然后到操場列隊出操。這時開始檢查宿舍衛生及早操情況。在這短短的時間里就包含了七個“爭”:爭起床速度,爭宿舍衛生質量,爭到操場列隊的早晚,爭早操隊列是否整齊,爭步伐是否整齊矯健,爭口號是否響亮,爭精神面貌是否朝氣蓬勃。這里面既有速度的競爭又有質量的競爭。學生在競爭之中開始一天的學習與生活。早操之后,又是一系列的“爭”:學生們跑著進教室,爭的是提前進入自習狀態,自習時爭的是學習效率。學生與學生之間,宿舍與宿舍之間,小組與小組之間,班級與班級之間,年級與年級之間,事事處處時時充滿競爭。今天你超我,明天我超你,學生在競爭中不斷進取,奮發向上。
所以只要設計得當,學生在學習、生活、行為習慣等各方面都可以開展競爭。當然,“拉尾巴”比“拉耳朵”的難度要大一些,如何激發學生的競爭欲望,如何使學生樂于參加競爭,需要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和教育藝術,更需要有效的載體,如各類先進評選、大獎賽、對抗賽等活動。
“拉尾巴”是一種事半功倍的有效管理方法,但也確實存在不容易控制方向的缺點。競爭是需要的,但應該有度、有序,要處理好合作與競爭的關系,提倡“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發展”,避免惡性競爭、無序競爭對同學關系和師生關系帶來負面影響。
“用草誘”是既有效又省力的辦法。要使這一辦法取得最佳效果,關鍵是班主任要找到對每個學生都能起誘導作用的“草”。
學生個體存在差異,班主任在選擇“草”的時候也要因人而異。這就要求班主任全面了解每一個學生,對學生各方面情況做到心中有數。班主任選的“草”必須是學生最感興趣的,這樣才能激發學生最大的積極性。
每個學生都是渴望進步的,能否真正取得進步就要靠班主任的正確引導。班主任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狀況,幫助其制定一個個小目標。這些小目標并不是遙遠而不切實際的,而是學生經過努力能夠達到的。這些小目標就像是懸在學生面前的“草”,學生們能夠清楚地看到,并愿意為之努力。當一個目標實現之后,學生會有很大的成就感,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在此基礎上,班主任可以再幫助學生制定下一個目標,如此繼續下去,學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取得長足的進步。
“拉耳朵”“拉尾巴”“用草誘”是三種不同的管理方法,體現了管理的三個不同層次。層次越高,對班主任的要求越高,效果也越好。如果你為學生管理而感到身心俱疲,在感嘆累的同時,是不是該反思一下自己的管理方法,不要只用“拉耳朵”這樣一種簡單的方法,不妨試試“拉尾巴”,追求“用草誘”。
豬年就要到了,讓我們快快提高“趕豬”本領,把麾下那一群淘氣又可愛的“小豬”,趕往成功的目的地。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