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空襲利比亞(1986年3月23日至4月14日)
來源:網絡 2009-06-17 14:39:19

1986年3月至4月,美國對利比亞實施了兩次空襲作戰,盡管使用兵力和持續時間都很有限,但行動之突然,組織之嚴密卻令世人矚目,體現了局部戰爭在現代技術條件下“高技術、低強度”的特點。
美軍空襲利比亞是美蘇爭霸和美、利矛盾尖銳的結果。1975年以來,蘇向利提供價值約60億美元的軍火,其中包括2000輛新式坦克、大量米格-23、米格-25戰斗機和潛艇、導彈,蘇還向利比亞派遣多達1000人的龐大軍事顧問團。利比亞則將原由美國使用的惠勒斯空軍基地轉交給蘇軍使用,還廢除了原來與美英簽訂的多項協定。在美國眼中,利比亞在蘇聯支持下,已成為“支持恐怖分子”活動的基地,1981年8月19日,兩架利比亞飛機用導彈攻擊正在錫得拉灣水域演習的美海軍飛機,被美機悉數擊落,兩國矛盾進一步激化,美國遂決定對利實行“懲罰”。
1986年3月,旨在打擊利比亞的“草原烈火”計劃,得到美總統里根批準。該計劃以三個航空母艦編隊,在錫得拉灣(利比亞宣布為其領海)舉行“自由通航”演習,用部分美艦、機穿越利總統卡扎菲宣布的“死亡線”(北緯32度30分),引誘利比亞先開火,再籍以借口還擊。為此,美國從本土和世界各地抽調了“珊瑚海”、“薩拉托加”、“美國”號航空母艦,編隊組成了擁有50艘軍艦,250架飛機,總兵力為2萬人的作戰艦群,形成了對利比亞的絕對海空優勢。
3月23日11時半,美軍將3個航空母艦編隊在踢得拉灣灣口一字排開,其它輔助巡洋艦、導彈驅逐艦、反潛攻擊艦分別列隊進入“死亡線”以南水域。美軍以200架飛機輪流升空,4艘核潛艇在水下游戈策應,形成了空中、水面、水下多層次立體攻防陣勢。23日夜,美軍飛機和數艘大型水面艦船穿過“死亡線”,深入到距利海岸僅64公里處活動,故意激怒利方。24日午2時,利陸續向美機發射六枚地空導彈,在美電子干擾下,無一命中目標,全部墜海爆炸。24日夜晚,美軍抓住利比亞空軍不能夜戰的弱點,以A-6攻擊機“魚叉”式導彈擊沉利“戰士”號導彈快艇后,又用“哈姆”反輻射高速導彈擊毀利比亞“薩姆-5”雷達制導站二處。 24日夜11時,三艘從利班加西港出航,準備反擊美軍的利導彈巡邏艇遭到美機攻擊沉沒。至25日,美共擊沉利導彈快艇四艘,摧毀利導彈基地兩處,利方死亡150人,美軍無一損失。
4月6日,西柏林一舞廳發生爆炸,造成數十名美國軍人傷亡。美國認為此舉為利比亞報復所致,4月9日,再次襲擊利比亞的“黃金峽谷”計劃被批準。4月14日晚,由英國基地起飛的30架戰斗轟炸機,在數架加油機和電子戰飛機支援下,經四次空中加油,連續飛行10380公里,繞行法國、西班牙,穿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地中海,對利實施遠程奔襲。15日凌晨,美奔襲編隊匯合在地中海美航空母艦上起飛的各型艦載機、電子預警機共70余架,分兩路對利比亞五處軍事目標實施攻擊。整個攻擊持續12分鐘,投擲炸彈100噸,利比亞軍用設施在空襲中遭嚴重破壞,4架米格-23和伊-16飛機被炸毀,100余人被炸死,600余人受傷,法國駐利使館被誤炸。利總統住所被擊中,卡扎菲本人幸免遇難。美軍一架F-111飛機被利防空炮火擊落墜海,兩名駕駛員死亡。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